再談占星和元運

先說「甲子曆」的由來,相傳大撓作「甲子」,他在一個寒冷的晚上,發現七星同在摩羯座(冬至),根據古書描述為「日月合壁五星聯珠」和「七曜齊元」,即是當日蝕或月蝕出現時,太陽和月球在天空上重疊,與此同時,水星丶金星丶火星、木星和土星五星連成一線的罕有奇景,因而傳說中便以此時定為中華文明的第一個甲子年、甲子月、甲子日和甲子時,此都是「三元」的第一個「上元」甲子。

但「元年」的最關鍵仍是木星與土星相合,事關短期行星的會合經常發生,據統計,以五星的角度少於30°(一個星座)來算,有人類歷史以來合共發生過39次,當中間距相隔三十年至上百年不等,平均七十七年出現一次(有關年份及數統在下書《運限編》付記錄)。

杰赫嘗試利用天文工具計算,找出了公元前1953年的1月份,(十二月廿一冬至) 發生了一次七星連珠的事件,當年是夏朝。再對上一次星七星連珠便是公元前3519年的12月,此時有可能更接近軒轅黃帝之年代。並根據蔡伯勵真步堂之《七政經緯曆書》所述,首個「甲子」起於公元前二六九七年,為黃帝時代的起始,可是,公元前2697年,木星和土星皆不在白羊座和水瓶座,因此解釋難以接納,詳情可參考個人著作《八字編》的「太乙神數」部分。

「元年」的起點就此確定,但問題是,「木土週期」的19.859年以四捨五入的方式一律定之為「二十年」,無可否認,以這方法運作140年是沒有問題的。可是,餘下的0.141年該如何處理?須知道,只要「木土循環」七至八次便會縮短了「一年」時間!所以呢,由「甲」年開始,七個木土循環之後,元運的發生年份就落在「癸」年,再八次之後就到「壬」年,換言之,「元運」的天干起首便有大約1400年的循環週期,正因為此,尋日講述的「七運」永遠都落在未來大元運的元素星座之內。

以下是土木之合的相關年份:1782(八運),1842(九運),1861(一運),1881(二運),1901(三運),1921(四運),1940(五運),1960(六運),1980(七運),2000(八運),2020(九運),2040(一運),2060(二運),2080(三運),2100(四運),2119(五運),2139(六運)。

從上時間可見,年份由1842年的尾數「二」開始減一,1961年的為尾數「一」,1940年為尾數「零」,稍後的為下個2119年的尾數「九」,然而,這個年份逆佈又是否似曾相識?無錯,玄空學的流年九星飛佈就是以這個方式排列!同樣道理,假如木土週期為盈餘(例如是20.1年),九星才有順排的理由。

又為什麼坊間大多數的玄空古籍都強調「上、中、下元」的起始都以「甲旬」為首,這確實和當時的星象為「四」有關,從下星圖可見,由1444年6月到1604年1月(明初到清初),「土木合」的而且在4字年份發生,所以從古人的角度看是無錯的。至於為什麼近代無人提出,相信有熟讀中國天文史的人都知道,明代禁習天文,到清代天文又由西方人主導,這些傳教士天文官連「廿八宿」都想廢棄不用,又點會有心幫你更正「元運」的起點?

由此可見,什麼是「元運」,為什麼是「三元」,為什麼是「九運」,為什麼流年飛星的設定為「逆飛」,都可以由占星得到完滿解釋。了解原「元運」的運作原理之後,至於如何應用,與及「元」為經濟的通脹、通縮期,則留待下年出版的《金融占星》再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