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政四餘-中國星座

古文明在很早以前,根據對行星的長期觀察和記錄,從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曆法,尤其是有象形文字的古文明,絕大多數都是天文占星大國。當中以太陽通過黃道十二宮為一年的週期影響人類最為深遠,七政四餘稱之為「十二次」,亦即是我們熟悉的「十二星座」。

除了以太陽環繞黃道作為中心的十二星座外,七政四餘也有採用以「恆星」作為座標的「廿八宿」,亦即是說其測量背境為宇宙深空。宇宙距離我們極之遙遠,縱使恆星仍然有一定的能量,但如果和我們的母星太陽相比(太陽質量已佔整個太陽系總量的99.85%)其影響力實在是無法比擬的。這又一次說明,為什麼大部分術數都是建基於曆法而不是真實的天文星象,甚至是宇宙能量。

不過,以上所說的兩個黃道系統都有其特式和根據,此方面有如不同語言和文法,並沒有所謂對錯和優劣,再者七政四餘兩者皆有,「十二宮」(黃道制)和「廿八宿」(恆星制)同時都要兼顧考慮。

在十二星座這個黃道背景後,古人更利用地球經度來作宮位劃分,繼而產生後天人士十二宮,其分別是命宮、財帛宮、兄弟宮、田宅宮、男女宮、奴僕宮、夫妻宮、疾厄宮、遷移宮、官祿宮、福德宮和相貌宮。